日常,一些孩子在遇见一点困难的时候,一直习惯退缩,他们口中常常会说“我不可以”、“我不会”“太难了”等等,这是孩子有畏难情绪的典型表现,其实每一个人都有畏难情绪,父母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树立信心,鼓励孩子勇敢尝试。
畏难情绪特别紧急的孩子如何解决
1、打造孩子的自信心。父母可以陪孩子一块进行一项活动,在这个过程中,尽可能让孩子独立完成,并对孩子获得的成绩给予积极的评论,多鼓励孩子。
2、孩子独立性地培养。父母的表情和态度,别像老师挑剔学生一样。你面对的是你一个人的孩子,面对自己可爱的孩子,父母什么都要同意,什么都要赏析,你的表情要自然、轻松和快乐,要能给孩子带去愉悦的心情。要了解,孩子是最会读大人的表情的。
3、给孩子展示我们的机会。对于有才艺的孩子,可以举行家庭表演会,在家设立孩子作品墙,鼓励孩子在学校、社区等各种场所演出。活动中多给孩子赞美,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。
4、多用积极向上的语言鼓励孩子。孩子做正确的事时应该如实的得到嘉奖,但孩子不小心失败时,父母不要总是用责备的语气对待孩子,要给予孩子精神上的鼓励,特别是在孩子垂头丧气的时候。
5、遵循孩子的意愿,合理对待需要。不要一直强压孩子的想法,孩子有我们的想法,说明孩子已经开始有独立性了,正是可以训练孩子的好机会,父母可以引导孩子,但不要主导孩子。防止孩子怀疑我们的能力不可以,对自己没信心做好什么事情。
孩子的畏难情绪是如何产生的
1、过分娇纵教育。不少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直在帮助孩子解决问题,遇见困境,爸爸妈妈第一时间伸出援助之手,一直想要让孩子们在我们的庇护中成长。这种过分娇纵的教育方法,最后让孩子形成“畏难情绪”,他们在遇见困境时不了解怎么办。
2、武力教育。打骂的教育方法刚开始可以让孩子勇敢前进,甚至还会有意料之外的成效。可是时间一长,孩子内心就会产生恐惧,不只对爸爸妈妈的教育方法感到害怕,更多时候会对失败与挑战自己产生负面的情绪。
3、否定教育。“你如何这么笨”“你如何这么蠢”…随着着这种消极的评价中,孩子们也开始了自我否定。或许孩子只不过性格慢,却被你说反应慢,最后致使孩子出现认知偏差,觉得自己就是如此慢。
4、缺少成功的体验。孩子缺少独立做各种事情、尝试和探索的机会,学习上又依靠爸爸妈妈,没培养独立考虑的习惯,因此他没或极少有靠我们的力量独立做成某件事的成功体验,自我效能感差,没打造起稳定的自信心。
5、父母表彰太多。孩子为了维持那个“聪明”、“出色”的形象,害怕自己表现不好或失败,自己忍不住否定自己,所以不敢尝试有挑战性的事情。
孩子一碰到困难就发脾气,有畏难情绪的孩子如何引导
第一,培养孩子的逆商。目前的孩子,在日常遇见的困难太少了。总是他们刚感到有的困难,就被万能的父母给克服了。生活上这样,学习上也是这样。父母过多保护,只能让孩子以后的路更难走。
第二,不要强迫孩子。当孩子存在畏难情绪的时候,父母真的要做到的是不要去强迫孩子。其实这也是不少父母最易犯的错误,他们一直会对孩子有着数不尽的批评,一直一次又一次的击垮了孩子的心理防线。
然后,鼓励孩子,走出低落情绪。有时候,孩子都是一直在努力,可是结果孩子不理想,最后孩子产生习得性无助,有些父母还会怪罪孩子学习不好。这对于孩子来讲是双重打击,所以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得从自己做起。
另外,帮助孩子重拾自信。把大目的化成一个一个近在眼前的小目的,跳跳脚就可以到,如此可以帮助孩子逐步打造自信心,克服畏难情绪。
最后,引导孩子抵抗惰性。引导孩子抵抗惰性,可以从跟孩子一块做运动开始。运动的力量必然会叫你惊喜,跑步之后的神清气爽可以叫你充满精气神的面对新的一天。有认真生活的而态度,惰性就会慢慢消失。